长期以来,小编经常会接到客户电话咨询关于:天然矿泉水烧开后会有一些白色沉淀和漂浮物,这些东西是什么?喝了后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一下天然矿泉水烧开后产生白色沉淀和漂浮物的原因。
天然矿泉水是水与储水岩层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长期接触,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互相作用,岩层的矿物质溶解于水中而形成。天然矿泉水的储水带与地表水天然隔离,不受污染。矿泉水有多种类型。例如偏硅酸型(偏硅酸大于25mg/L)、锶型(锶含量大于0.2mg/L)等等。
矿泉水烧开后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白色沉淀物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水碱、水垢,科学的说法它叫硬度。
根据2001年1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健康的水》中,美国环境研究员、营养学家、水专家马丁·福克斯博士指出健康的水的标准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其中硬度的别称就是水垢,主要由钙、镁离子组成。钙镁含量高的水在低温结冰或者高温烧开后,会有白色矿物质生成,该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碳酸镁、偏硅酸钙。
天然矿泉水经加热或冷藏后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物,叫碳酸钙,与将钙片捻碎后形成的白色粉末是同一种东西。在地层深处矿泉水中钙是溶解在水中的,以碳酸氢钙结构溶解于水中。矿泉水经矿泉水厂的深井汲取到水处理设备中,再经灌装和运输,水温已经变化,钙开始析出。如果再经加热,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沸水降温后,碳酸钙很快就沉淀,不影响矿泉水水质的清澈爽滑,不影响饮用。如果慢速加热,一般看不见白色粉末,但容器多次使用后底部会有形同结垢的沉淀物。
矿泉水烧开后的白色漂浮物是什么?
矿泉水烧开后产生了白色漂浮物,是因为矿泉水中富含偏硅酸的缘故,水在加沸时形成硅酸镁、硅酸钙,这种矿物质即使沸腾后也不溶于水,而是变成中空的微小颗粒漂浮在水面上,在水的表面形成白色漂浮物。这完全属于正常情况,对人体没有害处,可放心使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2008“感官要求”中,特别规定肉眼可见物允许有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碳酸钙是人体的重要钙源之一,其人体内的留存率达34%,高于其它钙剂,是价廉物美的补钙剂。
常喝矿泉水会得结石病吗?
有人误以为常饮矿泉水会得结石病,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矿泉水的结垢现象与人的结石病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水壶内的结垢与结石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水壶中的结垢现象是单纯的化学现象,它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水经过煮沸后才出现白色沉淀物,这种现象在人体内不会发生。
(图片来源:CCTV13《每周质量报告》--瓶装水调查)
其二,结石病属于病理状态,是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从外形来看也是石头,但是它的组成成分都是来自体内的固有物质,有许多是有机物质。结石的形成和长大与滚雪球类似,它的核心是体内脱落的上皮细胞、器官内的凝血块、寄生在体内的细胞菌团、蛔虫的残体或虫卵等,体内的一些磷酸盐、草酸盐、碳酸盐和尿酸盐等沉积在这些粗糙的核心上,就形成结石。结石病与遗传、性别、年龄、食物结构、疾病、职业等诸多因素有关,其成因非常复杂。
例如高胆固醇、高脂肪、低蛋白的饮食容易造成胆固醇结石,前列腺增生容易造成膀胱结石。有些结石病还具有地区性的特点,例如广东的东莞为肾结石病的高发区,而该地区的水质却为软水区。
(图片来源:CCTV2--《是真的吗?》--喝水垢大的水会得结石病吗?)
其三,有人认为饮用矿泉水多了,摄入的钙就多,就会得结石病。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钙是人体丰富的元素之一,钙摄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血钙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严重病理反应。有人实验表明,正常人长期服用足量的钙剂不仅不会是血钙持续上升,相反,是可使血钙转为正常的途径。结石形成的机理虽不完全清楚,但正如上述所述,钙的长期摄入不足则是原因之一。而常饮矿泉水可以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因为矿泉水中的钙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更易被人体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常饮天然矿泉水非但不会引起结石,反而会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饮用天然矿泉水知识问答》--地质出版社)
饮水小贴士:
1.只有天然矿泉水在烧开后才会出现白色沉淀物,如若烧开的矿泉水中没有白色沉淀物,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矿泉水。
2.国外许多地区有生饮矿泉水的习惯,所以比较少有白色沉淀物出现。而中国人向来有熟食的习惯,常常将矿泉水煮沸饮用,出现钙镁浓缩凝结的情况就相对比较多。其实,除了烹调需要,常温饮用矿泉水可以保留水中更多的微量元素及含氧量,对人体骨骼,血管均有好处。
资料来源:
1.《健康的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饮用天然矿泉水知识问答》--地质出版社
3.CCTV1《生活早参考》--解密水垢
图片/视频:
1.CCTV13《每周质量报告》--瓶装水调查
2.CCTV2--《是真的吗?》--喝水垢大的水会得结石病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